一是推进三大平台建设,深化司法公开。加强“立案信访窗口”建设,完善立案信访窗口十大功能,深化“阳光司法”, 利用政务网站、电子公告屏和触摸屏等现代信息技术,完善诉讼便民措施。目前,已在政务网站上公开裁判文书668份,法院要闻306条,视频新闻5条,庭审案件2件,在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生效裁判文书724份。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执行服务窗口,与金融部门开通了点对点查询系统,并通过网络、短信、电子触摸屏等形式公开办案流程及案件的相关信息。
二是促进司法便民,打造服务型法院。因地制宜打造“便民小站”,推进诉讼引导、预约立案、巡回办案等工作,加强立案信访窗口和诉讼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努力从立案、审判、执行、信访各环节消除群众诉讼障碍。加强风险提示、判后答疑等工作,引导当事人理性诉讼。加大巡回审判力度,全年共巡回审理案件716件。
三是加强法制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开展“法律七进”活动,全年共发放宣传资料11300余份,接受法律咨询4200余人次。开展“关爱成长·与法同行”系列活动,让学生走进法庭,让“法庭”走进校园。指导汉源二中学生举办的“模拟法庭”,使该校5000余名师生受到教育,掀起了未成年学法的热潮。向全县中小学赠送法律读本100余册,帮助学生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送法进机关,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上法制课。多次到行政机关如九襄镇政府、双溪乡、梨园乡、林业局、公安局、国土局、烟草局进行法律指导。
四是开展执行积案专项清理行动。将清理执行积案活动中排查出的3件积案全部执结。同时,对800余件多年未执行到位案件建立台帐,安排专门执行力量进行逐步化解,成功化解了一批涉及长期上访信访的案件。召开执行款兑付大会2次,兑付金额100余万元,全年申请执行标的1516.81万元,执行到位1309.18万元。
五是强化诉非衔接,加大调解力度。在院机关和九襄法庭设立立案调解中心,返聘5名退休法官与1名在职法官组成调解中心对案件进行诉前调解。各业务庭加强调解力度,使案件又快又好化解。全年成功调解各类案件1083件,撤诉862件,调撤率达62.4%;其中移送诉前调解案件512件,成功调解361件。
六是加强陪审员工作,推进司法民主。为畅通人民群众依法参与、监督审判工作渠道,汉源法院今年增选人民陪审员62名,现共有陪审员72人,达法官人数的1.8倍,超额完成人民陪审员“倍增计划”。全年人民陪审员参审案件153件,占一审普通程序案件的91.07%。(汉源法院 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