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源法院积极践行“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实践教育活动,结合本院开展的法官联乡包村以及在边远山区设立立案联系点等为契机,努力实现主题实践教育活动与诉非工作的有机统一,调动各方调解组织的力量,把矛盾纠纷化解在一线,积极推进阳光司法的建设。
一是前移工作平台,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汉源法院采取定期和不定期走访辖区乡镇的方式,深入了解基层矛盾纠纷情况,与基层调解组织共同分析纠纷发生的原因、特点和类型,并提出可行建议。同时,利用到各乡镇立案时机,向当事人所在村、乡宣传相关法律,以达到立案一件,法律宣传一片的效果,从而提高边远山区村民的法制观念。
二是诉调对接,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决。加强与矛盾纠纷“大调解”协调中心、人民调解组织、行政机关等的协调配合,充分利用已成立的交通事故三调联动机制、医患纠纷联动机制,助力矛盾纠纷化解。针对医疗责任纠纷、劳动争议纠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等类型案件,积极与各相关行业调解组织进行衔接,总结、推广调解工作中的经验、做法,并通过非诉调解协议的确认,提高调解成功率。同时,对不同矛盾纠纷通过诉讼服务中心引导,对可调性案件进行诉前调解,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截止6月,汉源法院共移送立案调解中心调解案件228件,已调解206件,调解成功121件,调解率为58.74%。
三是多方位进行法律指导,提升调解能力。汉源法院建立《中层以上干部联系乡镇(社区)制度》,通过主动联系乡镇,及时掌握辖区社会矛盾纠纷的动态情况,对矛盾纠纷进行滚动排查,针对不同矛盾纠纷,提出不同解决方案,为当地党委、政府化解重大、疑难问题,提供法律依据,及时化解纠纷,把矛盾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以努力实现“以案件为中心”向“以解决矛盾为中心”的转变。同时对基层人民调解员开展调解培训工作。通过培训,进一步提升了基层调解人员及法律工作者调解技能,提升司法水平,从而为辖区百姓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
(汉源法院 王卡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