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汉源县法院审理的毒品犯罪案件中贩卖毒品罪案件发案率较高,且呈现上升趋势,给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公民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一、案件的基本情况
案件数量呈上升趋势。2010年汉源法院无毒品犯罪案件;2011年收案2件2人,审结2件2人;2012年收案3件6人,审结3件6人;2013年1-6月收案3件5人,审结3件5人,与去年同期收案1件2人相比案件数量增加了2倍。
二、毒品犯罪案件的主要特点
一是涉案罪名相对集中,贩卖毒品罪案件占100%。2010年以来汉源法院审理的8件13人毒品案件中有8件12人犯贩卖毒罪,1人犯容留他人吸毒罪,贩卖毒罪案件占100%。
二是涉案毒品类型以冰毒和海洛因为主。汉源法院审理8件毒品案件中5件案件涉及冰毒,3件案件涉及海洛因。
三是从犯罪手段以多次、小包散卖为主要形式,在汉源法院审理的案件中,贩毒分子贩卖的毒品都是多次、数量一般较少,全装成小包散卖,大都只有零点几克,最多的也不超过十克。在我院审理的8件贩卖毒案中,贩卖毒品不满一克的5件,占62.57%;一到十克的3件,占37.5%。
四是从犯罪地点来看,偏远乡镇、小型酒店、茶楼、动漫城等为主要交易场所。汉源法院审理的案件中,茶楼上交易的2件,动漫城交易的1件,小型酒店交易的1件,偏远乡镇交易的4件。
五是毒品犯罪主体以农民和青年人员居多。汉源法院审理的案件中,涉及贩卖毒品罪被告人12人,其中农民11人,占91.7%,城镇居民1人,只占8.3%,“80”后8人,占86.7%。
三、打击和预防毒品犯罪的对策建议
一是加强公安、检察、法院相互配合,加大对贩卖毒品犯罪的打击力度。在打击涉毒犯罪中,公安、检察、法院要统一思想认识,相互协调,相互配合,保证侦查、批捕、起诉、审判渠道畅通,做到快侦、快捕、快诉、快判,加大打击力度,始终保持对涉毒犯罪的高压态势一。
二是增加禁毒宣传的深度和广度,从源头上预防和消除毒品案件的发生。把宣传教育作为禁毒工作的治本工程,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总体规划,常抓不懈,使禁毒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让大家了解毒品的危害性,树立“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的思想,用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来指引自己,拒绝毒品。利用电台、电视台、报刊等媒体,以及制作大型公益广告和印制生动形象的禁毒彩图、影像资料等方式,广泛开展禁毒知识宣传。重视对青少年,在校生的禁毒、拒毒宣传。利用法制课堂、以案说法,图片汇展等多种形式,切实有效地把禁毒宣传落到实加强社会保障机制,
三是加强对重点场所、重点人员的监管。在毒品犯罪中,茶楼、酒店等营利性场所,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公安、工商行政管理、文化等部门要密切配合,通过开展联合检查、对娱乐场所的业主、从业人员进行禁毒教育培训、在娱乐场所内张贴禁毒宣传画、设置禁毒标牌、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提高群众禁毒意识。对有违法行为的营利性场所和有关业主、管理人员要坚决依法处罚。
四是健全扶贫帮教、救济体系,全面落实帮教制度。贩毒人员大都无固定职业,部分人是出于生计而走上贩毒的道路。地方党委和政府要积极采取措施,不断拓宽就业渠道,为社会无业人员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加大培训力度,增强这部分人员的社会综合竞争力,使其实现自食其力,减少犯罪机会。
(汉源法院 余桂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