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汉源县法院年轻女法官舒芊
2010年4月某日,是汉源县法院年轻女法官舒芊极不平凡的日子。这一天她面临人生最大的痛苦————身患绝症,望着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确诊患有恶性淋巴肿瘤(小淋巴细胞淋巴瘤),并已经到Ⅳ期,腹腔内淋巴结肿大压迫静脉的病历单,心情十分沉重,难道人生征程仅走了27年就要结束,难道自己对理想、目标的追求刚刚开始就要划上句号......。
实现愿望来到汉源
舒芊,1983年出生于德阳市旌阳区。当一名法官是舒芋在中学生时代就有的愿望,为此,她刻苦学习,努力追求。2002年,她考上西南政法大学,并在大学入党,成为法律专业高材生。2006年大学毕业后,被四川省委组织部作为“优大生”选调到汉源县人民法院工作。
从川西平坝的重工业城市来到偏远山区的县城,对于年仅23岁的舒芊来说是那么的陌生和诸多的不习惯,但她全然不顾,一心扑在法官事业上。短短的6年时间,她的足迹遍布了汉源县8镇32个乡。白天,她奔波在乡间、村落了解风俗民情;夜晚,她细阅案宗、苦读法典,不断地“充电”;一有时间她就虚心向院里的老法官请教。虽然舒芊工龄短,但她的办公室里,那六本记得密密麻麻的记事本足足有50多万字。6年时间,舒芊先后做过内勤、书记员等。2008年,舒芊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并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了法律从业资格A证,被任命为代理审判员。
当好法官积劳成疾
2006年至2010年,是汉源县人民最难忘的岁月,“5.12”抗震救灾、灾后重建、瀑布沟电站建设清库移民、新县城建设等一件件百年难遇的历史大事件先后发生。在这特殊的历史时期,舒芊和同事们一道“攻坚克难,背水一战,挑战极限,勇创一流”,演绎出一个个惊鬼神、动天地的人间奇迹。
化解纠纷勇挑重任2008年,是汉源县抗震救灾、灾后重建和瀑布沟电站清库移民的关键时期,也是各类矛盾交织,各种利益冲突的敏感时期。大量难处理的“骨头”案汇集到法院,化解疑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就成为汉源县法院首要任务。在这年,舒芊先后承办民事案件100多件,并且,大案要案居多,最终,她都完成了任务。其中,她承办的诉讼标的达150多万元的植物人李某的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办得非常漂亮、经典。此案件案情重大、复杂、难办,受理案件当日,当事人的家属把李某抬到法院,将其未成年的孩子放下就走了。面对这样的情况,舒芊不仅没有计较当事人家属的过激行为,反而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连续奔忙7天。她到医疗和鉴定机构了解当事人病情的真实情况;积极与保险公司协商;采取保全措施扣押被告的部分财产;确保案件审结后的顺利执行。诉讼中,舒芊又多次到当事人的家中与其家属交流沟通,使陷入绝望的当事人一家,对生活燃起了希望。该案最后审结后,受到了当事人所在地党委、政府及群众的好评。
清库移民无私奉献2009年7月,汉源县“清库移民大会战”的紧要关头,汉源县法院承担清库移民工作中最艰巨的任务即老县城流沙河区域滨河路外侧及13、14、15区搬迁。舒芊所在的民庭的任务是,滨河路外侧的流沙河桥头片区和电力大道前方片区及13区,因其地处重要位置和交通要道口,要搬迁的又主要是经营户和业主,所以,该这两个区的搬迁具有关键意义和示范效应。
舒芊和全庭干警发扬“特别讲大局、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讲奉献”的精神,在室外气温高达摄氏40度的条件下,冒着高温酷署,挥汗如雨、夜以继日地坚持在拆迁现场。面对经营户,业主的不理解、不配合,她们就找上门,耐心地讲道理;经营户、业主躲避,她们就打电话,一次、两次、三次,不厌其烦;经营户、业主找不到民工搬运货物,她们就帮忙找......。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经营户、业主终于搬了,法院的搬迁任务取得“第一拆”的成绩。
经过苦与累、血与汗的洗礼,舒芊成为一名善于断案、能于调解、受人称赞的优秀法官。此时,病魔悄悄地缠上了她。在移民清库工作时,她颌下、腋下及腹部沟淋巴结群体肿大,领导、同事多次劝她休假外出看病,但她想到清库拆迁正是关键期,仍然带病坚持走访到户参与清库工作,直到清库完毕。
挑战绝症与病魔争时间
2010年4月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检查,当舒芊拿着病历单,想了很多,很多......。
舒芊没有被病魔吓到!舒芊还是舒芊!
带病工作实现追求舒芊回到汉源县向领导如实汇报病情。此时的汉源正面临灾后重建和新县城搬迁复建任务,国家、个人都面临资金短缺的压力。舒芊这种病一次化疗就要10多万元,对于参加工作时间短又面临重建家园任务的她来说无疑是一个天文数据。在雅安、汉源两级法院的帮助下,在雅安法官的无私援助下,最终为她筹集齐了第一次的化疗费。舒芊一方面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化疗,另一方面坚持工作,坚持办案。从2010年5月到2010年6月,舒芊做完前两次化疗没休息几天,就回到单位。由于刚做完化疗、白细胞少、自身体抗力低,她冒着外出容易被感染的危险戴上口罩坚持走村访户。有人劝她:你现在的这种病情,要请病假啊,为什么还这么敬业。她说:“在我最绝望时,是单位领导和同事们的无私大爱不断地激励我。我没有理由不珍惜,不发挥每天的生命价值”。2010年9月,舒芊同志正处于第五次化疗期间,汉源法院开展审判信息化管理,领导叫她多休息不要再操心了。但,舒芊没有休息,连续半个月天天中午和晚上加班扫描录入案件,在民庭案件录入数量最多。
抓紧每一天办好每件案舒芊的病情虽经多次化疗,但还是无法彻底根治。但舒芊仍然乐观生活,以一个党员和新时期法官严格要求自己,用真心对待每一位当事人,办好每一件案件。2010年7月,农民工李某状告中铁某公司,要求给予工伤赔偿。原、被告双方都在重庆,李某在重庆法院申请立案时,因纠纷发生所在地在汉源,重庆法院不予立案。舒芊接案后,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克服异地取证的困难,为农民工李某在较短的时间内讨回了公道,得到赔偿金,使李某高兴地踏上返家路途。2010年,舒芊审理案件92件,结案率为94.4%。
2011年11月17日,我们采访了舒芊法官,问她“您的病这么重,怎么还如此拼命工作”?她笑了笑,说道“我的病情不知能稳控多久,但,我把每一天当成生命的最后一天,努力工作,让生命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看着舒芊法官弱小的身躯,我们的眼睛湿润了,暗暗祝福这位坚强的80后:早日康复!